歐盟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,減少產品對環境和氣候的整體影響,提出可持續產品生態設計框架,持續推進“產品數字護照(DPP)”落地。“電池法規”作為歐盟產品數字護照首個綠色法規于2023年8月正式推出,旨在加快建立歐盟本土動力電池全產業鏈,發展綠色循環經濟。該法規要求,在歐盟市場流通的電池應建立唯一數字身份標識,以實現從生產到廢棄回收全生命周期的數字化監管。面對新挑戰,我國電池產業應積極應對,以減輕法規出臺帶來的技術性貿易壁壘影響。
歐盟委員會數據顯示,2030年全球電池需求將增長14倍,歐盟市場占其中的17%。電池作為重要新能源載體,是推動可持續發展、綠色出行和清潔能源的關鍵。在清潔能源轉型背景下,電池的開發和生產是歐洲汽車行業戰略部署的關鍵組成部分。
2023年8 月 17 日,歐盟正式推出《新電池法》,是歐盟實現綠色低碳經濟及社會數字化雙轉型的重要舉措。自 2027 年2月起,每個電動汽車電池、輕型交通工具電池和容量超過2kWh的工業電池銷往歐洲應具有符合要求的“電池護照”,追蹤上游生產所需原材料及回收梯級利用信息。
電池應具有唯一“數字身份證”
“電池護照”規定每個電池都應持有唯一數字身份證,并通過特定標識進行識別。投放市場的經濟運營商應賦予“電池護照”唯一標識符,將其打印或刻印在電池上。
系統互操作與標準兼容性
法規要求所有信息應基于全球開放的、可互操作的數據交換協議,從而通過數據載體及信息化系統,在線訪問“電池護照”承載的數據信息。鑒于電池產業鏈全球化特性,從礦產開采到新能源汽車制造,常涉及多個國家,因此“電池護照”需滿足全球公認標準,從而實現電池行業循環經濟更高水平的治理目標。
承載電池全生命周期信息
“電池護照”為企業、消費者及監管機構提供跨價值鏈和跨產品的一致信息,包含有關原材料、電池包、電池模塊、單體電池及回收再利用的全生命周期,對電池數字化信息披露提出更高要求。
中國的電池產能占全球的 77%,而歐洲是中國鋰電池出口的重要目標市場。2023年1月至11月,我國鋰電池出口排名前五的國家中有德國和荷蘭兩個歐盟國家,出口額為841億元。《新電池法》落地將對我國電池產業帶來重大挑戰。中國動力電池能否持有滿足歐盟標準的“電池護照”將成為順利出口歐洲的關鍵。面對歐盟綠色貿易數字化規制,中國電池出海企業應提前布局,盡快適應與調整。
“電池護照”數字身份證為核心,GS1全球統一身份標識串聯電池價值鏈
作為電池全生命周期數字化管理與信息披露基礎,全球統一的編碼體系在“電池護照”中串聯電池全生命周期,面向監管機構、行業企業及電池消費者等不同受眾,提供國際互認的電池識別及數據共享的數字化解決方案。
國際物品編碼組織(GS1)是全球電池聯盟(Global Battery Alliance, GBA)及電池護照聯盟(Battery Pass Consortium)的標準支持機構。2021年5月20日,GS1與全球電池聯盟簽訂合作備忘錄,開展電池護照試點,并創新推出基于GS1編碼的電池數字護照國際化解決方案。該解決方案旨在支持《新電池法》中“電池護照”對于電池型號、電芯、電池模塊、電池包、單個電池、電池制造商、經濟運營商、回收商等數據應用GS1標準準確識別,并通過二維碼等數據載體,應用GS1 Digital Link關聯有效數據,實現電池價值鏈信息透明度與互操作性,推進歐盟電池護照實施。
GS1國際統一標識為抓手,支持“電池護照”國際互認
為應對國際貿易新挑戰,持續保持中國動力電池現有優勢,我國相關機構聯合頭部電池企業積極應對。GS1符合數據標識及數據載體規范的ISO15459標準,該標準為歐盟產品數字護照中法定要求。中國物品編碼中心是GS1在我國境內的唯一成員組織,負責推廣國際通用、開放、跨行業的全球統一標識系統和供應鏈管理標準,向社會提供公共服務平臺和標準化解決方案。2023年12月19日,中國物品編碼中心應邀參加中國汽車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組織的“動力汽車電池披露標準研討會”,聯合中創新航、寧德時代等行業企業,就我國汽車動力蓄電池信息披露標準、ISO18006標準草案、歐盟《新電池法》開展對比研討,在ISO國際標準中納入中國聲音,奠定信息披露國際標準互認基礎,持續推進國際國內標準對接互認相關工作。
技術準備蓄力待發,積極應對合規出海
放眼國際,中國物品編碼中心立足中國面向世界,其全球通用的標識體系將助力中國電池企業出海,合規應對綠色貿易壁壘。
◆ GS1全球統一編碼系統為產品數字身份證提供基礎保障
◆ GS1 Digital Link為關聯電池護照全鏈路信息提供分布式數字鏈接方案
◆ GS1全球非盈利組織促進貿易伙伴國際合作,關注可持續發展
如有需要了解更多信息,請聯系中國物品編碼中心,郵箱:liyy@ancc.org.cn、yuy@ancc.org.cn。
文章來源:中國物品編碼中心產品開發運營部、應用推廣部
作者:李亦媛 于穎 編輯:黃雪松